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新闻

威远县:“数字育苗” 拎稳秋冬菜篮子

时间:2025-10-10 19:50:00 来源:i内江


眼下正值蔬果种苗移栽的时节,威远县育苗基地内的花菜、莲白、红油菜等蔬菜种苗迎来销售旺季,科技化、规模化的育苗模式正在为蔬菜生产注入动力,全力保障群众的秋冬“菜篮子”。


记者 熊小利:


育苗不再看天吃饭。我现在正在威远县向义镇水口村的果蔬精品育苗基地,在这儿可以给这些幼苗提供适宜它们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并根据市场的需求,想育就育。大家看我身后这片郁郁葱葱的幼苗就可以知道,今年秋冬的菜篮子是拎稳了。


早上六点,向义镇水口村精品果蔬育苗基地内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张张苗床排列整齐,一株株水灵灵的幼苗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工人们正忙着选苗、补盘、装车,将这些成熟的幼苗运往各地进行移栽。


记者 熊小利:


我们这个育苗基地,它一个比较大的特色是什么呢?可以跟我介绍一下。


育苗基地负责人 刘念:


这个智能育苗基地它就相对来说,跟老百姓的自己撒苗(比),它的发芽率更高。我们这个智能育苗大棚温控和湿度的管控相对来说就更精准,基本上是保证了85%以上的这个成苗率。


记者 熊小利:


那一般从种子放下去到移栽,这个过程要经历好多天?


育苗基地负责人 刘念:


一般情况下,在这里我跟老百姓签的协议是30天到45天出苗,老百姓栽在土头就没有缓苗的阶段,直接就是生长,所以现在就是叫做是“四叶一心”。


相比传统育苗方式,“数字”智能化育苗可在种苗不同生长阶段,系统精准地提供其所需营养、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实现了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生产,不仅能够提高种苗成活率,还更加节约成本。


此外,该育苗基地通过“基地育苗+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育苗产业订单化、规模化发展,能为县内外蔬菜种植户提供基源准确、生产规范、种性优良的种苗。


育苗基地负责人 刘念:


全床子一次性放完过后有100多万株。像这两三个月,基本上就要移个两、三百万株,满足了这个大概千亩地的用苗需求。


据了解,该育苗基地占地面积4亩,年均育苗300万株,服务范围涉及威远县各镇村,全年育苗可实现产值60万元左右,种苗长成后可实现产值500 万元左右。

编辑:唐贞
责编:王雨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