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内江市代表团学习讨论侧记

时间:2023-11-21 21:06:15 来源:i内江


“报告总结全面,令人倍感振奋。”


“建议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养和教育。”


“我将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11月21日下午,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内江市代表团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在内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内江市代表团团长蒋学东主持的学习讨论会上,代表们认真审议报告,积极发表参会感悟。



“报告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集结号、建功新时代的冲锋号,是一个高举旗帜、凝心聚力、鼓舞干劲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蒋学东代表首先发言。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内江工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着力打造“忠诚工会、有为工会、暖心工会、活力工会”,开创内江工会工作发展新局面。



讨论发言中,首次参会的王一超代表直言“受益匪浅,备受鼓舞”。作为一名一线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王一超表示,将一如既往干好本职工作,为内江安全贡献力量。王一超提到,今年以来,各级工会为企业职工提供了学历提升、夏季送清凉、劳动技能竞赛等形式的服务,让一线员工体会到了工会组织的温暖。发言时,他建议,多组织一些体育项目的友谊比赛,丰富基层劳动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过去5年来四川工会组织工作的成效、经验,并对今后的工作开展作了具体部署,我感同身受,也备受鼓舞。”作为一名基层劳模代表,李玉梅将关注点放在了对退休劳模的补贴问题上。目前,国家对退休劳模的补贴是按照农村与城市两个标准进行划分的,两者之间存在差距。对此,李玉梅认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物价上涨、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农村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建议提高农村户籍劳模补贴标准,缩小城乡退休劳模补贴的差距。



来自内江市农业科研领域的陈勇代表是第二次参加省工会代表大会。落实到本职岗位,陈勇表示,作为工会宣讲团成员之一,回去后,他要继续干好本职工作,同时当好大会精神的宣传员,当好工会精神的践行者。


会场上,一瓶天冬鲜饮饮料让人情不自禁与汪东海代表联系起来。作为内江天冬产业的基层代表,汪东海介绍说,在内江天冬产业园区,由于引进了企业,村民变成工人,企业工会成为了工人们的“娘家”,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广场舞等极大丰富了工人的文化生活,工会的作用在农村基层一线得到凸显,进一步激发了工人力量。



听了报告,邓文冲代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他说,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部署工作措施有力,是一份提振士气、加油鼓劲的好报告。而这,也是倪雪梅、梁虹、黄治勇、吴小平几位代表共同的心声。他们表示,下一步,将把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县(市、区)工会作用,主动服务全省工作大局,全力推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交流讨论现场,钟银春代表难掩激动心情。她说,聆听了报告,充分感受到了工会这个“娘家”的温暖,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安心,也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做好自身工作。



聆听了大会对新时代四川工运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过去五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全面总结,李卫国代表倍感振奋。在他看来,近年来,工会工作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工会在思想、政治、创新发展和技能提升等方面都给广大职工极大地引领。回去后,他将带领企业工会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创新活动,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和干事创业热情,为内江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报告客观实际总结了省总工会5年来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工会事业发展硕果丰收,成绩喜人、振奋人心,为真正落实省委中心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为今后五年全省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来自文艺事业一线的周忠杰代表在畅谈体会的同时,建议全市工会组织加强精神文化引领,创建全市工会文化品牌,加大全市工会组织人才培育。


余培斌代表是一名在装备制造企业一线工作20余年的产业工人,聆听报告后,他感到振奋和鼓舞。身在一线,余培斌深刻感受到了市总工会、区总工会以及企业工会对职工们的关心和关爱。余培斌建议,加大对基层一线职工的关注和关怀,从福利待遇、人文关怀等方面,让一线职工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封武、钱雪梅、朱建君、任晓林、刘玥、刘明志、杨忠波、杨宗品、李军、李和胜、张传伟、周屹梅、周辉燕、赵小东、钟验鹰、游艳、曾琪、廖芋洁……一个个基层代表,带来了一段段精彩发言。


会场上,代表们认真审议报告,积极发言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大会精神,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不断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投身内江经济社会建设,为内江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姜晓凤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