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全域推进场镇提质行动:功能焕新强基础 服务升级惠民生
时间:2025-09-18 16:43:48 来源:i内江内江市锚定“完善场镇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激发内生动力”核心目标,统筹全域资源推进场镇建设提升行动。通过存量盘活、设施更新、精细治理三维发力,推动全市场镇面貌从“脏乱差”向“洁净美”的蝶变,群众生活品质得到系统性跃升。
全域统筹:构建“1+6+7+N”体系,筑牢提质保障
内江市将场镇提质作为民生工程与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建立“1+6+7+N”工作体系,形成市县镇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推进格局。
市级层面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双组长”组建专班,统筹调度全市资源;6个县(市、区)专班负责项目落地与定期督导,在资金筹措、项目谋划上形成合力;7个专项工作牵头部门发挥行业优势,配套出台政策文件提供专业指导;N个对口包联市级部门靠前下沉,推动资源下倾、难题现场解决,为全域场镇提质提供制度与组织保障。
重点突破:设施与服务双升级,破解民生痛点
在基础设施补短板上,全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出行堵”“环境差”等问题,累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场镇改造。
如今走进威远县镇西镇,中心学校旁的停车场内车辆停放有序,700余个新增车位让“停车找位绕圈跑”成为历史;主干道上,新装的565盏路灯,傍晚时分点亮居民回家路。市中区白马镇汉渝大道延线4.2公里道路平坦宽阔,高铁白马北站配套道路加速推进,曾经的“断头路”如今串联起园区与居民区,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以前去高铁站要绕远路,现在走新修的路,10分钟就到,太方便了!”家住市中区白马镇的通勤族小刘点赞道。
截至2024年,全市已新改建场镇停车场185处、口袋公园及休闲广场28个,黑化改造道路123公里,整治卫生死角1.4万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服务效能提升同样成果显著:全市实现乡镇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行政审批事项材料减免率达55.01%,网上可办率100%;白马镇建成全市首个乡镇图书馆,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吸引居民驻足阅读,“一站式”法务综合服务中心还曾为园区企业快速解决员工子女入学问题,让服务更贴民心。
精细治理:智慧与机制并重,巩固提质成效
为确保场镇提质成果长效保持,内江市从治理机制与技术手段两方面发力。
威远县镇西镇以“1+1+6+5”机制推进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常态化巡查,曾用一周时间规范20余家占道经营商铺,让街道恢复宽敞。“以前商铺把货物摆到路上,走路都要侧着身子,现在路宽了,心情都舒畅了!”居民杨礼光说。
新店镇组建巡查队伍,累计清理17处商户撑杆搭棚,265次占道经营整治让场镇秩序持续向好;白马镇17人综合管理队伍与130人清扫保洁队伍分工协作,曾用3天时间集中整理1.3公里弱电线缆,让空中环境清爽起来。“以前抬头全是电线,看着就心慌,现在电线理得整整齐齐,天空都变亮了!”居民郑女士说。
在技术赋能上,全市构建“市级抽检+县级全域覆盖”月度双层巡查机制,69个场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全部纳入智慧运营管控平台,实现“一图可见”实时监测,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多镇整合执法资源,组建综合执法队伍,执法效率提升40%,同时建立日常保洁、门前三包等制度,推动场镇治理从“突击整治”转向“常态化精细管理”。
从镇西镇的路灯到新店镇的广场,从白马镇的道路到全市的智慧治理体系,内江市以全域场镇提质行动为纽带,持续夯实乡镇发展根基,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 | 邓婉蕾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