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维度”发力 构建内江工业“稳增”格局
时间:2025-10-04 19:50:00 来源:i内江下面摘要播出评论员文章《“四个维度”发力 构建内江工业“稳增”格局》。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其稳健运行与增速突破直接关系城市发展底气。今年1-7月,我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762.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超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这组亮眼数据不仅是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的直观体现,更折射出我市以系统性思维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从发展逻辑看,我市的工业突破始于精准的目标锚定。“做大工业”并非空泛口号,而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工业倍增计划为抓手的战略抉择。在面临产业升级瓶颈时,我市主动将培育新质生产力纳入核心任务,既避免了“路径依赖”下的低效扩张,也为传统工业转型注入了科技动能——这正是我市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探索。
从实践路径看,我市构建的“点线块面”协同体系,破解了产业发展中的“碎片化”难题。在“点”上,强化头部企业牵引,能依托龙头企业的技术、资金与市场优势,带动配套企业集聚,形成“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良好生态;在“线”上,推动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可填补关键环节空白,避免“卡脖子”风险,让产业链从“短而弱”向“长而强”转变;在“块”上,打造地域特色产业集群,能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辨识度;在“面”上,加速产业集聚成势,通过优化园区布局、完善基础设施,让分散的产业资源形成合力,真正实现“聚沙成塔”的规模效应。
这组数据的意义,更在于其背后的长远价值。对我市而言,工业经济的稳健增长不仅能拉动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更能为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夯实基础——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我市的工业崛起,既能承接成渝两地的产业溢出,也能为区域产业链协同提供支撑,成为连接两地的“产业纽带”。
当前,“拼创新、拼协同、拼质效”已逐渐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市作为成渝发展主轴上的重要城市,其工业发展不仅关乎自身经济实力提升,更承担着服务区域产业协同的重要使命。此次工业经济的稳健增长,既是我市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其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相信,随着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并持续巩固“点线块面”协同发力的良好态势,我市必将构建起具有内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成渝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内江力量”。
记者: | 严浩 |
编辑: | 张寒 |
责编: | 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