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新闻

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党建领航 种业生金

时间:2025-07-17 19:50:00 来源:i内江


近年来,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聚焦组织建设、产业升级、民生福祉,探索出一条种业发展、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的特色农业发展新路,构建起“党建红”与“产业金”同频共振、互融共促的发展新格局。


“这个稻谷来说的话,生长周期是217天”


眼下,正值早熟水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高桥街道党员服务队走进内江高新区现代种业示范基地,进行水稻种植技术服务和疾病预防指导,帮助基地科学管理和种植。


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楠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李承卓:


确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全力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土地撂荒等难题。


据了解,内江高新区现代种业示范基地规划总占地面积超5200亩,目前已投入生产500多亩。基地推行“以销定产”订单式农业,通过统购统销机制直通市场,显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区域内农产品销售,助推绿色产业发展。


内江高新科技投资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熊洁莉:


基地从规划建设到品种选择、技术落地,高桥街道党工委都全程靠前服务,解决了我们在种植过程中的诸多实际困难。


与此同时,在跳墩社区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着采收贝贝南瓜。当地创新培育“签约农民”,让村民有了固定的工作场所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签约农民 王建琴:


现在门前就有基地,跟着村里干收入也稳定,又能够照顾家庭,心里很踏实!


以水稻、油菜等传统作物种植为主的跳墩社区,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培育120多名“签约农民”,为订单企业提供劳务、产品等输出服务,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跳墩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冯利平:


自从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未利用地及盘活撂荒地,并推行了“签约农民”模式,使“签约农民”务工收入总共增长60余万元。


近年来,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选派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兼任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党员干部下沉指导、科研资源精准对接、村集体经济组织高效整合资源,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此外,街道各村(社区)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联动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产业增值、农民增收双赢。去年,粮油产业规模达6620亩,农村人均收入超2.2万元,“签约农民”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元。


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闻超:


通过不断深化科技赋能,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党建引领+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更加明确。我们将持续做强现代种业与近郊都市农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张磊
责编:王雨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