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椑木镇:以农村面貌改善 铺展和美乡村新画卷
时间:2025-02-26 19:50:00 来源:i内江自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以来,东兴区椑木镇灵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民居院落改善、农房特色风貌塑造为抓手,持续开展户属设施改造、“六净六顺”“清杂去乱”等工作,着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农村新面貌,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走进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糖房湾大院,绿树掩映下的村道干净整洁、白墙灰瓦的农房错落有致,房前院坝平整开阔,竹篱笆围好的微菜园点缀在房前屋后,一路行走,举目见景,路转景移,美不胜收。
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村民 刘婧:
整之前到处都很乱,整了之后大家都弄得比较整洁,还有马路上都很干净了。
刘婧口中所说的变化,是当地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所取得的成果之一。自我市启动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以来,当地充分运用“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硬化院坝和入户路,完善农房功能,美化房前屋后,使得村庄的“颜值”不断攀升,周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与此同时,当地还积极发动镇、村、社三级干部、党员、志愿者,带动群众积极开展“六净六顺”“清杂除乱”等工作,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和建立积分制,提升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构建乡村文明和谐新风尚
东兴区椑木镇红林村村民 吴勤仙:
每天都要扫地、扫马路、铲草,反正我们这个大队全部都扫完了,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住在这里)感觉很舒服,环境很好了。
与糖房湾大院一样,位于东兴区椑木镇沙石村的解板湾大院也是旧貌换新颜。放眼望去,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昔日的破旧危房、残垣断壁变成生机勃勃的“微菜园”;原本杂乱无章的畜禽棚也焕然一新。解板湾大院已然成为了一个将生产、生活、生态完美融合的和美乡村院落,村民们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大大提升。
这些变化与村“两委”结合村规民约制定的积分制管理办法、“红黑榜”管理办法、门前“三包”等配套制度密不可分,通过一系列评比奖励机制,积极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吸引村民主动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常态化实现了“六净六顺”。
东兴区椑木镇沙石村村民 卢大兵:
五星评比是对应每家每户,有户主名字贴起,每个月检查一次,根据他屋头搞的卫生,厨房、厕所、床铺、农具摆顺没有,都摆得顺就打五星,摆得不顺打个勾勾,好处就是老百姓觉得改善之后,比以前更安逸更好,住起舒服,慢慢就习惯了,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近年来,东兴区椑木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实行“一户一策一清单”机制,深入实施院落提升、设施提档。截至目前,全镇户属设施改造已全部完工,已完成验收29个村(社区),完成验收15965户。随着公共设施建设的有序推进,六净六顺”工作常态化的开展,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在这里铺展开来。
东兴区椑木镇副镇长 陈征:
下一步,为巩固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成效,我们椑木镇对各村也建立起了长效机制,一是推行积分公开奖惩,设置积分超市,对评选的优秀文明户实行积分实物兑换奖励。二是设置院落长,我们对达到20户以上院落设置了132名院落长,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户属设施建成后有人管护。三是持续开展回头看,我们镇工作专班会持续开展走访,不断更新问题台账,做到发现一起问题,解决一起问题,全面巩固农村面貌改善成效。
记者: | 潘皓 |
编辑: | 张磊 |
责编: | 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