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热点

一“纸”“联”天下,天涯何处不知音

时间:2022-05-13 11:03:58 来源:CMG观察


不久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推出了我国首部全面展现种源安全的纪录片《种子 种子》,总台台长慎海雄也以上联“种子种,种种种”为题,用“对对联”的方式引发大家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


可别小看了这短短六字上联。其中的5个“种”字,囊括3种读音、3种词性,所以上联共有4种读法。中国楹联学会辞赋文化院院长孙五郎也认为这一上联出得“很绝”,同时使用了同字异音、叠字、复字3种技巧,细品起来机关暗设、变化万千、妙不可言。


六字上联所蕴含的家国情感和文化根基吸引了一众好手前来切磋,最终经过专家评议,10条对句从11万多条答案回复中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但正像空缺的特等奖所表达的一样,“种子”的故事永远都在继续……


图片


知音巧对,从报纸到种子


2022年4月的一天,总台台长慎海雄看到这样一封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当我看完贵报今年13期,登在头版头条上的《“种子种,种种种”征联收获超11万条对句》,四版头上“英雄擂破圈聚能量,种子种巧对觅知音”,五版头上“巅峰战胜负毫厘间,百晓生品评英雄谱”等专版所有文章后,心情非常激动,连续五天,爱不释手,阅读品尝,赞扬不已,既是对联,又有诗词曲赋画的味道……


……我已是一个87岁的老人,解放前因家贫没读什么书,只读到小学五年级,也未学过诗词曲赋楹联……


……


我对的下联是:藏粮藏,藏、藏、藏

现将这六个平声字对六个仄声字的意思逐字作些解释……


……


我是一个无知的老朽,竟在班门弄斧,只为虚心求教,增长上知识,别无胡思乱想,请求多多指教!


敬祝编辑同志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全家幸福!

 

安徽省宿松县

陈正友 敬上


文辞恳切,极尽谦和。老人已是耄耋之年,在关注总台节目、关注总台报纸之余,还以书信相通,一抒胸臆,颇有古人之风骨,怎能不让人感慨一句“此艺知音自古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读懂了老人的意切情真,于是就有了开篇的那段回访视频。在整个回访活动中,《中国电视报》编辑部积极组织策划,总台安徽总站记者任譞和两位摄像师驱车150公里奔赴宿松县,终于与陈正友老人共同完成了这场“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图片

《中国电视报》记者孙莲莲在和陈正友老人通话


千里之外,从北京到安徽


探访再要紧,也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任譞一行最近正在安庆市岳西县做“老区行”系列报道,实行隔日一次核酸检测。他们距离老人最近,受疫情影响最小。在宿松县高速口,三人又完成了核酸检测和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在经历半个多小时的等待后,抗原检测为阴性,终于进入了宿松县。


任譞先到当地宣传部拿到了已消毒好的《中国电视报》编辑部给老人寄来的文创纪念品。在前往老人家的路上,却得知老人已等在了楼下。


图片

总台记者任譞拿到了从北京寄给老人的文创纪念品


“我们想给他一个惊喜,没有提前告诉老人我们会来,没想到老人还是知道了,特别激动,提前20多分钟就下来迎接我们。”任譞回忆道,“采访当天阳光灿烂,怎么能让87岁高龄的老人一直站在楼下,当时已经是上午11点钟左右,我们怕老人晒坏了,就劝他赶快回去,正好临近他吃药的点儿了,才把他劝上去。”


图片

总台记者在楼梯口见到了再次返回迎接的陈正友老人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老人家的楼梯口,任譞就碰到了吃过药后又一次迎出来的陈正友老人和他的老伴。“这次采访本来是我们心怀感激地回访总台的老观众,《中国电视报》的老读者,但是老人却在整个过程中一直说谢谢,他对我们总台的这次回访,真的是很期待很重视很热情!”


38载结缘,从阅读到写诗


一张报,一生缘。陈正友老人还记得自己的第一份《中国电视报》是在邮局的订报台订的。有了报上的节目内容介绍,“我喜欢看什么我就调到什么台,我没这个我就瞎找。”陈正友老伴说。再后来,老人逐渐喜欢上报纸上的新闻、文艺、科教、养生健身等栏目,“没有这个报纸,好像这个生活就缺了味道。有了这个报纸,味道足得很,所以离不开,我老夫妻两口在家天天看这个电视报。”


图片

陈正友老人和老伴


从1984年开始订阅以来,陈正友老人和老伴一年都没有落下过,而且每年还要认真填写对报纸的“建议反馈”。有一年老人因病不能自己去订报纸,上门送报的邮政员就垫钱为老人订报。陈正友老人十分感激,写了一封感谢信寄到报社,《中国电视报》也刊登了出来。十多年来,这“一份报纸引发的温情”一直记挂在老人心头,既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


图片

陈正友老人收到多年关注的《中国电视报》的文创纪念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封信,一世情。这一次,陈正友老人在《中国电视报》上看到总台的“楹联征集”活动系列报道后,就被上联的奇巧之思和广大意义深深地吸引,甚至可以说是夙兴夜寐、废寝忘食。“我看到慎部长出的题目真吸引人,我能连想三四天。这个题目真好,我晚上睡觉也想,白天也想,这个题目出得非常地好。”所以即使活动已经结束,老人仍然抱着试一试、学一学的想法对了下联写了信。


图片

陈正友老人向记者展示他在想下联时所查的《辞源》


除了种子楹联,陈正友老人还特别喜欢看总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人世间》《百家讲坛》……“我看了这个电视(《人世间》)非常激动,这讲的都是人间事,讲得感动人心,真实真切的,情真意切的,讲得非常好。”“读书看报,紧跟时代。我现在也写了几百首诗,我最近在家整理,整理好了我就慢慢印慢慢出,现在还没出。我们县里好多老头子都出了书。”


图片

陈正友老人手写的《赞中国电视报》诗三首


编辑:毕凯旋
责编:刘桂莲
审核:郭扬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