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内江:加强军休阵地建设 打造“满意军休”品牌

时间:2025-11-13 16:05:09 来源:i内江


10月28日,资中县军休所联合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队,为军休干部开展“送医上门”健康巡诊服务,用暖心行动为军休干部的健康保驾护航。这一幕,正是内江市深耕军休服务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内江市紧扣“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以“硬件提质、服务升级、载体创新”为路径,深入推进规范、荣光、康养、暖心、活力“五大军休”建设,多层次多维度打造有形和无形军休阵地,全面提升军休机构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军休干部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升级服务空间,推进规范军休建设


曾经,部分军休机构面临面积狭小、用房老旧、配套不足等问题。为此,内江市以硬件蝶变筑牢服务根基,让军休阵地“强”起来。通过用房优化、项目改造、小区提质等举措,让昔日的“痛点”正变为今日的“亮点”。



内江市军休所的改造工程更显“绣花功夫”——对照星级标准,683.5平方米的功能用房焕然一新,健身房新增跑步机、按摩椅等器材,阅览室藏书量增至万余册,400平方米的院落铺设了防滑地砖。结合军休服务需求,内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支持东兴区军休所集中采购健身娱乐、办公设备等7套,并联合财政部门申报了隆昌、威远的维修改造项目。


今年以来,内江整合部门资源,争取住建部门投入145万元,通过适老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方式,让内江市军休所、资中县军休所的老旧小区焕发了新生。


深化尊崇引领,推进荣光军休建设


以红色基因铸魂,用尊崇仪式凝心。内江市通过红色教育、资源挖掘、典型引领,激励引导军休干部永葆本色,让军休干部的初心底色更鲜明。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当天,内江市军休所组织30余名老兵集中收看直播盛况。当受阅方队走过屏幕时,老兵们不约而同地敬起了军礼。


内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激发军休干部的初心使命,他们邀请军休干部参加地方重大活动、集体重温入党誓词、集中收看阅兵仪式、观看红色电影、参观市内外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常态化赴烈士陵园开展缅怀活动,并将其以制度形式落实下来,将重大活动的“邀请函”变成军休干部的“荣誉证”。


为抢救珍贵史料,内江市县两级军休机构邀请作家协会作家、摄影家协会会员等专业人员入户采编,引导95%的军休干部及家属打开记忆闸门,最终形成《军旗下的风采—军休人员“口述历史”》文字实录6册、视频实录3部,被内江市党史方志馆和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每段口述都是活历史,我们要让这些英雄故事代代相传。”



据介绍,为强化荣誉激励,内江印发《内江市军休机构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内容清单》,统一军休服务标识,明确军休荣誉墙建设“四要素”:有姓名、有照片、有简要事迹、有个人荣誉 ;荣誉室建设“两标准”:有展示柜、有个人荣誉原件或复印件。建设军休荣誉墙(室)6个,全覆盖上墙军休干部信息,收集展陈军功章、荣誉证书等66件。同时,内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军休老兵口述历史”专栏,目前已展播军休老兵事迹14期,尊崇之声传遍甜城。


加大合作共建,推进康养军休建设


每周一、三、五,内江市军休所的医务室总有市内医院专家准时坐诊,针灸、推拿、把脉问诊一应俱全;县级军休所推行贴心的“家庭医生”模式,每名军休干部都有专属健康管家,每季度上门巡诊;联合专业体检机构为高龄军休干部免费筛查阿尔茨海默病……



聚焦军休干部康养需求,内江军休机构同医疗、养老、老干等单位合作共建,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军休干部织密康养保障网。


在养老共建方面,签约内江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树荫康养中心等规模养老机构7家,明确在养老入住、全日制照护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针对部分就餐困难军休干部,通过定向开放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食堂、主动融入社区食堂等方式,提供优质便捷助餐服务。


在活动共建方面,内江将军休工作主动融入老干部、老年工作,积极协调地方老干部活动中心对军休干部开放,与内江市老年大学共建门球场,600平方米的共建门球场成了军休干部的“乐园”。10余名军休干部还走进老年大学书法、绘画、舞蹈、声乐等特色培训班学习。加强同重庆毗邻地区合作,去年,联合重庆市荣军院举行为期10天的军休疗养活动,军休干部们在康养服务中放松身心。


拓展集成服务,推进暖心军休建设


“把干部当亲人,把家事当家事”,内江以“亲情服务”理念为笔,将温暖写进每一个服务细节,让服务保障更有精度、更具温度。


贴心开展服务——内江为每名军休干部明确“亲情联络员”,实现“每月定期联系、定人包户联系”,通过经常性嘘寒问暖,定期更新服务记录,及时解决问题困难,做到住院慰问、节日祝贺、生日祝福、纠纷协调、去世吊唁、问题解决“六个及时”。



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入户走访和电话联系1200余人次、医院探病57人次,协助办理丧葬事宜4人次,解决住房渗漏、下水管道堵塞、水电线路不通、家电维修等问题31个,用脚步丈量出服务温度。


尽心提供保障——《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标准》的出台,进一步明确服务内容和标准,让待遇落实有章可循。副师职干部纳入地级医疗照顾范围,全体干部100%纳入地方医保,对因病住院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给予80%的二次补助……政策红利接连释放。


精心组织活动——丰富军休活动项目,结合军休人员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因地制宜开设军休钓鱼组、书画组、摄影组、太极拳组、声乐小组等18个,常态化组织各类兴趣活动百余次,让军休干部们拥有“多彩生活”。从张家界到都江堰,从云南昆明到贵州大方,外出疗养让大家饱览了祖国山河美景,放松了身心,进一步增强了精神力量。


重视作用发挥,推进活力军休建设


“退役不褪色,余热映初心”,内江充分发挥军休干部优势,搭建三大平台,组织引导军休干部各展其长、服务社会,让他们在“第二战场”续写荣光。



建好“红色宣讲员”队伍——组建军休“老兵宣讲员”队伍6支,15名“老兵宣讲员”的足迹遍布甜城。7月29日,内江市威远县军休所组织退休军士代表陈波走进驻威部队某营区,为官兵们开展红色宣讲。今年以来,宣讲队伍结合“入学季”“征兵季”“退役季”等重要节点开展宣讲21场,受众超过3800人次。从市委党校到乡村社区,从校园课堂到军营哨所,红色故事直抵人心。


建好“文艺轻骑兵”队伍——整合力量组建内江市军休门球队,联合市县门球协会、老干部局举办门球联谊赛、邀请赛3场。大力支持军休文艺、文学创作,1名军休干部担任市老研会副会长,9名军休干部加入地方门协、鸽协、作协,军休干部唐茂良的11.5万字小说《雪域梦》广受好评,其作品《轮椅上的翱翔》被《中国退役军人·军休增刊》刊载。开展军休送书画下乡活动4次,组织军休干部到东兴区顺河场、东兴区双桥小学等地送出书画作品600余幅。19件书画作品入选“四川舰”征集活动,文艺力量绽放光彩。


建好“社区热心人”队伍——“这些文具太实用了!”天河社区的留守儿童捧着新书包欢呼。军休干部们的爱心之举远不止于此,他们赴资中县太平镇莲花桥村、石院村等地为留守儿童捐赠学习用具,捐资近万元慰问烈士遗属、困难党员和群众。在农村面貌改善和社区治理中,军休干部们用行动诠释“退休不褪色”的担当。


从硬件升级到服务暖心,从尊崇彰显到活力迸发,内江正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满意军休”品牌在甜城大地上愈发闪亮。正如一名军休干部所说:“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待遇,更是家的温暖。”

记者:姜晓凤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