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在数字洪流中守护生活本真
时间:2025-08-29 10:13:51 来源:i内江数字化时代,假如让我们24小时不碰手机,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近日,内江融媒做了场“脱离电子产品的真实生活实验”,用镜头全程记录小编脱离手机的24小时。从迷茫到适应,从无聊到充实,镜头里小编的真实状态,让我们思考,数字洪流中,我们在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该如何避免被手机“霸占”太多时间,努力守护好生活的本真。
在笔者看来,这场全镜头记录的生活实验,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数字时代的生存困境与突围可能。当今时代,手机不再仅仅只是通信工具,更承载了娱乐、摄影、计时、支付、信息采集与处理等功能,因而广泛参与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在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沦为手机的“囚徒”,任由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被碎片化信息切割,让面对面的交流被点赞和评论替代,甚至几分钟不摸手机就浑身不自在。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睡眠障碍、抑郁症状增加和压力水平上升。镜头里的小编,离开手机后,出行、购物、娱乐处处受限,看上去略有不便,却也感受到了使用现金的真实触感、面对面问路的温度、亲近自然山水的惬意。实验过程中,小编出现的不适与无奈,也反衬出我们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当习惯了电子支付的我们必须使用现金,当习惯了手机导航的我们只能找人问路,当习惯了刷手机视频的我们需要用肉眼近距离欣赏自然山水,这些“不便”反而让生活有了应有的质感与温度。
当然,尽情享用手机带来的便捷与真实生活并非对立选项。如今,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刚需,真正的解决之道不在于彻底脱离,而在于建立健康的使用边界。在笔者看来,可以借鉴这次实践经验,尝试在行走、运动、吃饭、阅读、观影、陪伴孩子等过程中开启“无手机”时间,在特定的时间里享受一段没有手机干扰的慢时光。在非必要使用手机时,尽量减少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把时间从弹窗、推送里抢回来,让生活多点真实触感,尽力守护好那份不被算法定义的生活本真。
记者: | 张小丽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