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贵州大学支教团队与内江正子村的"双向奔赴"
时间:2025-08-12 17:24:09 来源:i内江近日,贵州大学指南针“正”心筑梦下乡队在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完成了为期12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15名大学生组成的支教团队以“正心诚意、筑梦乡村”为宗旨,构建起涵盖文化传承、素质提升、社会服务等多维度的支教体系,在助力乡村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青年学子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活动期间,支教团队围绕“红色铸魂、非遗传承、素质提升”开展多元化教学。依托范长江纪念馆的红色资源,创新打造“南昌城头的红星”沉浸式剧本杀,让当地青少年在互动体验中感悟革命精神;发起“追寻长江足迹”征集活动,引导孩子们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开设“酥香入掌心”花生酥制作、“泥好!内江”泥塑体验等非遗课程,让传统技艺在实践中焕发活力;设置趣味数学、植物天文科普、国防教育等素质课程,并通过“变废为宝”环保行动、“多元方言”互动等活动,将知识传授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助力乡村孩子全面成长。
除课堂教学外,支教团队还深入乡村提供多元服务:走访退伍军人,记录整理革命故事,为村庄补充红色精神财富;入户家访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亲情陪伴档案,并宣传防诈骗知识与助学政策;开展“青丝系白发”活动,通过教学、手工互动等暖心服务,缓解老人孤独感,助力其跨越数字鸿沟。
值得一提的是,支教团队还深挖当地紫皮大蒜、百香果等特色产业潜力,拍摄“非遗美食+产业”宣传片,研发“蒜香油炸糍粑”等创新产品,策划“挖蒜谣”特色表演,协助开发“蒜形书签”等文创产品,为延伸乡村产业链条提供新思路。
汇报演出当晚,沱江号子新唱、挖蒜歌舞等节目精彩上演,集中展现了12天的实践成果。这些鲜活素材成了当地文旅推广的生动内容。
“12天里,我们既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乡村故事的倾听者、振兴路上的同行者。”支教队队长邹苏月表示,活动虽已落幕,但校村之间的联结愈发紧密,双方将持续携手,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持续绽放。
记者: | 罗佳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