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让老年人“养得安心、医得无忧、住得舒适、活得精彩”
时间:2025-07-07 17:25:03 来源:i内江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将加快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纳入内江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老年人共享改革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具体到工作层面,内江会采取哪些举措?
“我们聚焦让老年人‘养得安心、医得无忧、住得舒适、活得精彩’,系统施策、全面发力,打造‘甜蜜养老’内江特色品牌,助力内江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在7月7日内江市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洪亮给出了答案。
围绕让老年人“养得安心”,内江将全力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
刘洪亮表示,内江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积极争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建设,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养老服务。按照“1个中心厨房+N个老年助餐点”的模式,加快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7个,今年还将在资中县和经开区建成投用2个,切实办好老年人的“食”事。大力培育兜底型、普惠型、市场型等多元养老服务机构,给老年人提供更多养老选择空间。完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县级失能照护中心、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站。推动农村敬老院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分批次推进适老化改造和老旧设施设备更新,进一步扩大农村困难老人集中供养的范围和规模,实施女性老年人分区照护。深化农村敬老院“舒心工程”,让菜园、养殖、广场舞等走进农村敬老院,提升农村老年人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围绕让老年人“医得无忧”,内江持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刘洪亮表示,内江将健全市县乡三级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大力发展老年医学、康复医学,推进老年疾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动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全覆盖,推进多学科诊疗模式,提升老年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推动医疗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病、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支持医疗机构增设安宁疗护病区或床位,支持县级医疗机构延伸医养结合服务,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医养需求。建立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对口联系机制,推进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立执业站点或家庭医生工作站,每个养老机构至少有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大病不出市,一般病在县(市、区)解决,日常病在基层解决”。
围绕让老年人“住得舒适”,内江精心打造适老宜居生活环境
刘洪亮表示,内江将系统推进公共环境适老化升级,将适老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公园、绿地、城市更新规划方案,根据空间条件科学设置休息座椅、无障碍通道等适老设施。他举例,正在实施的邓家坝滨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专门统筹规划了老年人活动区域。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建设适老化活动中心,规范既有住宅电梯增设的前期设计审批,简化审批流程,强化后期管理维护,有效提升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增设意愿。引导老年人家庭开展防滑防撞、改厨改厕、防火防盗等居家环境适老化,对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按照每户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聚焦老年群体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完善政务服务场所助老设施,提供陪同办、代理办、优先办等多样化便利化服务。
围绕让老年人“活得精彩”,内江着力扩大老人社会参与范围
刘洪亮表示,内江依托已组建的老年志愿服务支队、大队、分队,深入实施“天府银龄行动”,开展银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银龄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成才行动、银龄智力援助行动、银龄互助行动,银龄参与社会治理行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今年将新建20个社区老年学校,新增老年教育学位450个。积极开展适老文体活动,让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推进银发经济“建圈强链”,大力发展老年中医药、老年生物医药、老年适食食品、老年康养旅游等重点产业。搭建“内江造”药品产销平台,研发天冬日化、药膳等大健康产品,推出无花果、白乌鱼等系列内江特色银发新食品,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探索实施适合低龄健康老年人的灵活就业模式。
记者: | 张小丽 徐艳梅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