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家事公益人”项目入选全国2023年度妇女工作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时间:2024-06-07 14:38:04 来源:i内江6月7日,记者从市妇联获悉,近日,市妇联《以“家事公益人”项目防范化解家事矛盾纠纷》被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评为2023年度妇女工作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此次评选在全国范围内推荐案例100件,最终评选出40件“十佳”及优秀创新案例。入围案例涵盖思想引领、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家教家风、基层治理、服务联系等多个方面,内江市“家事公益人”为四川省唯一获奖案例。
“家事公益人”服务项目由内江市妇联实施。2021年,针对家事矛盾婚恋纠纷多发、个别矛盾易致极端事件发生等问题,内江市妇联延伸“妇联组织+社会组织+N”工作手臂,通过指导购买社会公益服务,厘定“13523”工作法,推动“组建队伍、搭建枢纽、因情施策、柔性闭环、常态推动”五项举措,有效防范家事矛盾纠纷风险。
“13523”工作法为项目重点和亮点,即——
组建“1”支队伍。链接基层诊所、培训机构、幼儿园等600余“三新”组织,招募志愿者、执证社工、“红色物业”、退休干部等公益人士1700余人,组建“家事公益人”志愿者队伍。
融合“3”种资源。1.整合“妇女之家”“法律诊所”“三新微家”等基层阵地,发挥“家门口、零距离”优势排查发现“问题家庭”线索;2.畅通“网格e通”“公安e治采”“12345-12348-12338热线”等信息化平台,汇总纠纷线索;3.建设“家和社”枢纽阵地,整合专家库力量,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家暴庇护、行政调处等“菜单式”专业支援,有效降低“家事公益人”接案压力。
定立“5”项制度。1.烈度“五级划分”,重点筛查“四五级”烈度纠纷;2.调处“半日回应”,接单后12小时内对接纠纷当事人;3.服务“三月周期”,单次个案调处周期为3个月,以“缓冲时间”换“缓和空间”纾解情绪冲突;4.结案“三种判定”,以“纠纷圆满化解”“进入司法程序”“期满接续跟踪”三种情形作为结案标准,给予公益人适当补贴;5.保障“双向发力”,形成“两年一聘、一年一训、一年一表扬”常态机制,确保项目长效运行。
延伸“2”项措施。1.招募“家事公益人·甜蜜妈妈”200多名,对“涉诉涉法、心理问题、非亲监护、矛盾家庭”中的困境儿童进行结对关爱;2.深入基层开展“以案说法”“事案分析”等普法宣传教育。
争取“3”项保障。1.出台党建带妇建工作意见,落实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一盘棋”夯实家调工作底座;2.将“家事公益人”作为重点创新项目,出台试点实施意见,制定推广计划,联动相关部门共同落实;3.争取省妇联、市财政项目资金,用于建设“家事公益人”阵地打造,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发放个案调处补贴等,真正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
据悉,自“家事公益人”服务项目自实施以来,全市家事纠纷化解率达98%,家事审判调撤率达75%以上,纠纷经接案调处后“民转刑”案件发生率为0。其经验做法先后在《中央政法委市域治理专刊》《长安专刊》《半月谈》《四川党的建设》《四川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推广,在第四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上作交流发言。
记者: | 陈莉萍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