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打造优美宜居环境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时间:2024-02-07 08:43:54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乡村振兴,村庄环境是基础,也是底色。去年以来,隆昌市锚定造就美丽乡村,造福农民群众这一目标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中,坚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奋力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
▲隆昌市双凤镇唐家大院
立春时节,走进隆昌市双凤镇唐家大院,蜿蜒的道路干净整洁,农家院落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的微田园、微菜园已完成翻耕,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临近农历春节,村民叶发全正在加紧对自家房屋背后的阴阳沟进行硬化,在外务工的他阔别家乡已有三个年头,家乡环境的日新月异让他欣喜不已。
▲村民 叶发全
“屋里弄得相当好,变化很大,水沟、路面整得相当的好“,叶发全告诉记者,”公路修通了,每条路也可以到了,不用穿桶胶鞋,大家都很满意的。
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村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平整的水泥路
叶发全口中所说的变化,是当地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生动实践。作为内江市第二批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目标镇,当地坚持把组织力量和群众意愿相结合,立足“早安排、早摸底、早谋划、早推动”,通过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召开院坝会等方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真正把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这一“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隆昌市双凤镇太子村第一书记 李旭
隆昌市双凤镇太子村第一书记李旭向记者介绍,“我们组织驻村干部、村社干部入户摸排,在了解村民整改需求的同时,还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其中。截止目前,唐家大院的改造提升已全部完成,有效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了解村民整改需求
干群齐心,其利断金。当地在新建连院公路、便民路、文化广场、排水沟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对院落进行清杂去乱,并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空置地打造微菜园等,原本脏乱的唐家大院,摇身一变成为了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农村院落。
▲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隆昌市双凤镇党委书记 代礼剑
隆昌市双凤镇党委书记 代礼剑表示:“我们将以唐家大院改造提升为示范,在全镇全面推进户属设施整治,全面推进“六进六顺”工作,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2024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全镇农村面貌改善工作,为内江市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让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成色更足
产业振兴是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重要一环,如何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隆昌市黄家镇进行了有力探索。
▲隆昌市黄家镇
在隆昌市黄家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成片的油菜长势喜人,预计在今年4月将迎来丰收,当地采取高粱+油菜的轮作模式,在油菜采摘完后庚即将播种高粱,在今年的7月,红彤彤的高粱将进一步托起村民们的致富梦。
▲隆昌市黄家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核心区种植的油菜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当地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结合“1+3+N”产业规划布局,大力实施宜机化改造,推广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粱+油菜轮作等种植模式,积极推进高粱产业发展,全力争创省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据统计,截至目前,黄家镇已种植高粱2万余亩,去年年产值达3200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近4000元。
▲隆昌市黄家镇长螺村村民 刘坤英
“现在我们农村改善得比较好了,现在又整农村面貌改善,各家各户都比较满意,大家都比较高兴”,隆昌市黄家镇长螺村村民刘坤英高兴的说,“尤其是现在打工回来的外来人员非常满意,看到公路到处都通了,全部都非常满意”。
▲隆昌市黄家镇
与此同时,黄家镇还启动建设了3万吨粮油集散中心项目,并通过“订单农业”与隆昌市丰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取“政府+企业+农民专合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高粱产业,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隆昌市黄家镇产业发展
▲隆昌市黄家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郭绍菁
隆昌市黄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郭绍菁表示:“我们将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面貌改善,发展“订单高粱”优势主导产业,切实促进村民增收致富,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主动提出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同时,又通过面貌改善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基础,增强产业发展势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愿景”。
▲隆昌市黄家镇村容村貌改善
回眸2023年,隆昌市已完成基础设施项目90个、户属设施项目1.48万项、示范院落完成106个,首批目标镇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圆满收官;展望2024年,隆昌市将继续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动农村面貌改善,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绘就精致靓丽隆昌的“幸福”底色。
记者: | 王雨 潘皓 侯煜阑 |
编辑: | 唐晓萃 |
责编: | 刘远倩 |
审核: | 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