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以五个“持续用力”,刷新美丽内江建设“进度条”

时间:2023-11-22 15:32:15 来源:i内江


大气环境质量连续四年稳定达国家二级标准,是川南片区唯一达标城市;


沱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


连续三年在省上组织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一组数据为过去五年美丽内江建设取得的成效画像。



但内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是:生态系统脆弱、风险隐患较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对标党中央和省委要求、对照群众更高期待、对比先进地市,还有差距。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民生和发展,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推进,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确保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


今后五年,是加快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美丽内江的关键期、攻坚期。


内江的抓手在哪里?11月22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以五个“持续用力”作了解答——


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过去五年,内江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扎实推进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消除重度污染天气。统筹实施7条重点流域水质提升、43条小流域系统治理、339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三大行动”,保持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强化农用地、建设用地环境源头防控,建立完善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管控名录,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今后五年,内江始终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继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飓风行动”,认真实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守住不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底线。


全力以赴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全域治水,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实施隆昌河、威远河、球溪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措施。加快推进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积极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


全力以赴打好净土保卫战,抓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落实危险废物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守护好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


持续用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近五年来,内江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全市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20万吨,退出落后产能19户,淘汰燃煤小锅炉143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8.42%,优于省下达目标7.42个百分点,内江高新区成功创建全省首批“近零碳”排放园区、低碳园区、利弘陶瓷成功创建全省首批节能降碳示范项目,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工业环境问题持续减少。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问题,必须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绿色动能。


内江将从顶层设计入手,严格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确保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钢铁、建材、化工、焦炭等重点行业碳达峰专项行动,积极开展传统重污染钢铁、化工、建材等企业节能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持续用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内江扎实开展城区“百里绿道”建设三年推进行动,新改建甜城绿道182公里;截至2022年底,全市城区公园增加至56个,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160公顷。


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是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


未来五年,内江将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深入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面落实林长制,有序推进长坝山森林公园、威远慈菇塘森林公园、邓家坝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公园保护与建设,深入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行动。


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加强危险废物、尾矿库、重金属等领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防控,确保不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加强生态多样性保护,加快实施沱江流域(内江段)水生态调查与安全评估,加大对隆昌古宇湖候鸟越冬栖息地、濛溪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力度,努力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亲水空间。


持续用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内江首批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涉及的18个镇(街道)260个村(社区)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举措。


内江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抓好民居风貌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六净六顺”工程,深入开展以清杂去乱为主的321国道沿线环境整治,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加快建设滨水宜居公园之城,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完善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强化场镇街道绿化、亮化和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严格落实《甜城湖保护条例》。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加快建设甜城“百里绿道”,加紧建成一批口袋公园、邮票绿地,大力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


持续用力抓好中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


2022年,内江完成5021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环境信访量从2018年1744件降至2022年146件。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事关内江长远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必须长期坚持。


内江将更加注重化解“存量”,对标对表整改要求,严把进度关、质量关,对应完成整改的问题,盯死看牢、加快推进、定期核查,确保按期完成、及时销号。


更加注重控制“变量”,严格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常态化自查自纠,用好“四下基层”“四不两直”工作方式,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噪音、烟油、恶臭等突出环境问题。



记者:兰萍
编辑:唐中明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