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貌改善•行走甜乡看振兴|农业科技人李金平:转了“战场”不移志
时间:2023-11-14 19:40:58 来源:i内江“李金平到新店了!”日前,记者在威远县新店镇采访时,无意间得知这个消息。
34岁的李金平,在内江从事无花果研究已有8个年头。他带领同事先后完成了无花果新品种培育、相关产品研发、世界无花果博览园AAAA级景区创建等一系列任务,有力推动了威远县无花果全产业链发展。因为出色的表现,他个人也曾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内江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那李金平到新店干什么?种无花果么?记者带着疑问走近这位转了“战场”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受上级委派,自今年7月开始,李金平便参与到了新店镇的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当中。
“农业都是相通的,没有产业留不住人。”李金平认为,农村面貌改善,绝不仅仅是农房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才是根本和基础。就如同过去致力于无花果事业一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当地产业做大做强,帮助更多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投身新“战场”后,李金平快速熟悉新店镇产业发展情况,首要任务是协助新店镇党委、政府编制《威远县姜椒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目前,规划已完成,为新店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提供重要遵循。
在李金平看来,当地七星椒和生姜种植历史悠久、产品质量高、有一定影响力,但也存在能源消耗大、人工成本高、种源不稳定等制约发展的因素,只要能够找到痛点、弥补短板,就能把姜椒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以产兴村、以村促产、产村相融”的美好愿景。
推广“煤改电”是李金平的第一件上心事。
据了解,新店镇民富村“锅炉姜”种植户依照多年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但煤炭燃料成本过高,往往挤占村民大部分收益。去年,在李金平的帮助下,民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红率先尝试“煤改电”,用了一套“煤改电”设备,同样的种植面积,节约成本3万多元,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
为扩大“煤改电”红利受益面积,今年,李金平持续牵线搭桥,帮助民富村得到四川省农科院与成都一家公司的支持,争取到项目资金,新增了3台“煤改电”设备。
“已带动5个新生力量加入到种植生姜的队伍中来了。”尽管设备还在安装中,但新技术推广带来的变化让李金平感到十分欣慰。
建设农事服务中心,是李金平的第二件上心事。
李金平告诉记者,去年,新店镇全镇单是生姜种植的劳务支出就达到1500余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建设农事服务中心的初衷,就是通过机械化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提高农业效率和村集体经济收益。
日前,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新建成投运的农事服务中心内,各类大型农机一应俱全,随时可为农户提供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服务。
修冻库是李金平上心的第三件大事。目前,已经在新店镇新和村、民富村紧张推进中,建成后规模可达到2万立方米,可有效缓解生姜种源短缺的矛盾……
短短几个月,李金平已经完全适应了更加忙碌的工作节奏,而那些看得见的变化,也让他更加清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李金平相信,按照新店镇“一核两环三片四中心”的产业空间结构规划,会有更多让他上心的事,比如大数据平台建设、七星椒加工中心等等,他也将乐此不疲、甘之如饴。
记者: | 徐艳梅 |
编辑: | 唐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