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活”起来 特色教育亮起来
时间:2023-09-21 10:52:09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锚定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教育高地目标,深入实施“学在内江”教育品牌,育人质量稳步提升,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如何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近日,记者走进内江第一幼儿园城南园,感受“甜城宝贝”的快乐童年,解密内江学前教育的特色之处。
眼前,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挥舞着手中的画笔,认真作画,你一笔、我一划,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共同描绘心中的“园长妈妈”,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学会了感恩和表达。
“今天老师教我们画了园长妈妈,我心中的园长妈妈是漂亮的,像妈妈一样爱我们,我要把这幅画送给园长妈妈。”大一班的肖星澜小朋友高兴地告诉记者。
“我们更加注重激发孩子的美术活动兴趣,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操作、创意表现、分享交流,在系列的美术活动里边培养孩子的艺术情趣,边以艺术的作品为起点,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师庞惠文这样说。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内江一幼始终秉承“以幼为本,以乐育人” 的教育理念,结合“乐美教育”品牌文化创建,从“环境有艺术风格”“教学有艺术特色”“教师有艺术才能”“幼儿有艺术情趣”四个不同的维度,精心打造出了“艺术教育”办园特色,并将艺术领域取得的教育经验延伸至科学、语言、社会、健康领域的学习中,让甜城宝贝站在快乐的中心,乐享童年,努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以‘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为切入点,把艺术领域获得的特殊经验引伸到科学、语言、社会、健康领域的学习中,通过‘艺术教育’课程实施,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内江市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梅红表示,“站在学前教育‘幼有优育’的十四五新时期,我们‘甜城摇篮’内江一幼将始终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使命,以敢为人先的境界做幼教事业的领跑者,为进一步擦亮‘学在内江’教育品牌、建设教育强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环节,特色课程也折射出学前教育的“内江成果”。近年来,内江大力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巩固学前教育“80、50”攻坚成果,深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建成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2个,打造样板园(校)8个,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0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2.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1.07%,累计新(改、扩)建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8910个。
此外,我市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强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建成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3所、各类全国校园体育特色学校82所。创新实施中华经典传诵、非遗文化传延、翰墨书画传习、经典戏曲传唱“四传工程”。 建成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国家级1所、省级2所,省级艺术特色学校5所,创新全域研学模式,做大做强“小甜足迹”全域研学品牌,承办四川省研学旅行推进会,研发特色研学课程17门,遴选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班级10个。
接下来,我市将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培优提质”和教育保障“项目攻坚”行动,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条件,让内江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擦亮“学在内江”教育品牌,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教育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江实践新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记者: | 李万简 |
编辑: | 陶丽萍 |
责编: | 刘远倩 |
审核: | 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