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传承 相融共生
时间:2023-08-24 15:00:15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8月24日上午,第二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全省决赛暨嘉年华活动重磅活动——书画传承发展主题论坛在内江国际酒店举行。省内外书画名家、理论研究学者、产业研究专家、书画行业企业代表和教育工作者等受邀参加了此次主题论坛。
本次论坛主题为“创新传承 相融共生”,分为“书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模式”“中国书画创新传承意义与路径”“青少年书画素养提升暨美育教育路径探讨”三个主题同步进行。各论坛采用了“主旨演讲+圆桌论坛+案例分享”相结合的方式,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书画创新传承,融合发展等话题。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党史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四川青少年美育文化艺术研究院
党支部书记、执行院长丁沛霖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党史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四川青少年美育文化艺术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执行院长丁沛霖认为,这次大会在大千故里内江举办,内江本身历史文化就比较悠久,而且对于大千故里来讲,对于书画传承工作还是做得非常好的,包括这次传习大会。四川青少年美育文化研究院作为协办方来开展美育素养的路径探讨,也是想通过书画的素养提升,然后延展到美育的探讨,来促进青少年美育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美协理事、省文联副主席,
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兵
中国美协理事、省文联副主席,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兵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一系列的重要指示精神,所以我是希望这个活动越搞越好,也希望我们内江对学校的艺术普及这一块,怎么样真正让书画进校园,进社区,让传习基地更多更丰富。”
▲中国美协理事、
四川省美术协会主席梁时民
中国美协理事、四川省美术协会主席梁时民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活动,他认为肯定今后会越办越好,也会让小孩子在幼小的心灵里面就播种下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以继续的发扬下去,对推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梁时民认为多开展这样的活动,特别是以大千这种人文精神,张大千的艺术创造艺术创新,张大千一生的传奇生活经历这些,把张大千的东西要广泛的传播和宣传,也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认识张大千在我们国家的地位,在世界的地位。所以他认为要广泛的宣传,不断搞这样的活动,增强他的影响力,他认为长期坚持下去应该取得很好的效果。
内江作为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当前,内江也正在积极培育“大千画派”和打响“大千艺术品牌”,致力将大千元素融入城乡,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就如何打响“大千艺术品牌”,盘活文化资源,让内江“文化变现”,与会嘉宾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传统文化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王盼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传统文化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王盼表示,内江应该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平台,打造内江文旅产业产品化,通过新媒体新零售的方式,让内江文创产品走入千家万户。同时,内江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应该大力挖掘我们内江的文化,列如近代的大千文化,通过旅游,研学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内江文化,走出去,引进来。
▲四川十大青年书法家、
内江市书协副主席陈亮
四川十大青年书法家、内江市书协副主席陈亮说, 通过此次大会,我们内江作为承办方,我们内江的青少年在这次比赛当中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接下来还要为我们的甜城儿女,书画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让他们在这些载体当中能够一传十,十传百,能够把这个传统文化继承好,起到一个薪火相传的作用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
西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马健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西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马健认为,内江的书画艺术类场馆和机构之多,在全国都是少有的,不愧为“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第二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的规模之大、质量之高,不仅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立场,而且充分地展示了中国文化自信。内江以打响“大千艺术品牌”作为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抓手,这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品牌战略。但是在这一品牌战略的推进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是要注意“大千艺术品牌”同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关系问题。第二,要解决“大千艺术品牌”的运营机制问题。第三,要规范“大千艺术品牌”的授权使用问题。总之,要通过制度设计,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成为“大千艺术品牌”的建设者,还要让“大千艺术品牌”的建设者有动力为“大千艺术品牌”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并且分享“大千艺术品牌”增值所带来的溢价效应,最终实现“大千艺术品牌”同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牌价值共振效应。
记者: | 刘莹 张敬瑜 |
编辑: | 陶丽萍 |
责编: | 杨腊 |
审核: | 黄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