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哥说文旅 | 顺河镇
时间:2022-10-27 08:58:49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清流河蜿蜒流淌于安岳、内江、荣昌三地境内,沿河两岸丘岑交错,岭丘伸向河道,迫使河流走向东弯西拐,南转北曲,最终形成许多小的冲击而成的沃土平坝,观音滩便是其中一处。据考,观音滩兴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重建扩大,在明清两代均属内江县东乡白沙里。场镇处清流河畔,清流河左岸有观音洞,场由此得名“观音滩”。“顺河”出现以前即以"观音滩"为地域名称,解放后,1958年成立顺河人民公社,取顺清流河之意,及至后来成立顺河镇,“顺河”才渐渐取代“观音滩”为世人所熟知。
顺河记忆
顺河镇地域东汉时即建有岩墓群,宋明时广化寺、广化镇亦有古迹留存,盖因史料缺乏,明以前历史沿革有待发掘研究,不能详述。明清两代,顺河镇地域均属内江县东乡白沙里、龙桥里、石子里。民国时,从1918年起,内江县场镇陆续改为乡镇。据1925年制内江县地图标明,共5镇31乡,1937年、1940年、1942、1947年屡次调整,顺河镇地域分属不同乡镇保甲。观音滩解放前属观中乡,为第三区、解放后1952年土改,将观中乡划为天宫、白云、复兴乡,1953年复兴乡更名文星乡,天宫乡街村置观音镇,农村并入文星乡。1955年合区并乡,又将白云乡并入文星乡。1958年公社化时,撤乡镇,与高山、马鞍石、平坦等乡合建顺河人民公社。取顺清流河之意,“顺河”地名始见于史料。1984年撤社复乡,撤销顺河人民公社建立顺河区,1985年撤销天宫乡建立顺河镇,1989年撤销顺河区建立顺河办事处,顺河办事处下辖顺河镇、高山乡、马鞍石乡、平坦乡。1992年7月撤销顺河办事处,撤高山乡、马鞍石乡,将马鞍石乡7个村和高山乡并入顺河镇,辖区地域一直延续至今。
顺河镇清流河、岩鹰坡、观音洞、香炉石,曾被乡人列为四景,歌传:“清流河源远流长,岩鹰坡巍峨雄壮,观音洞群山毓秀,香炉石绿草芬芳”。清流河为沱江水系二级支流,又称大小清流河。大清流河为干流,全长123公里,境内流长94公里,大清流河发源于安岳境内高丘地带的水口寺,从黏土页岩的夹谷地区流出。清流河流域面积1441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平均宽度15.3公里。清流河两岸丘峦叠翠,天蓝山绿影水清,顺河畅游自有一番山水甲内江的景致。
而但凡钟灵毓秀之所,多庙观神像碑刻。清流河观音滩左侧石壁即刻有“观音”神像,明代建场时算起已有四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可以想见,清流河畔,观音座下,人烟鼎沸,怎样一处灵韵繁华之所。
此段清流河滩急水长,中流有巨石出水面,自然伟力雕琢,形似香炉,时人称之香炉石,又成一番奇趣。
而顺河镇岩鹰坡(又称鹰岩坡)为四景之一。上建有顺河镇烈士陵园,1966年建土墓。1981年增建墓桓和纪念碑,呈高中低三级形列。烈士墓并排成坐,墓面水泥凝固,刻烈士姓名、性别、年龄、职务、籍贯。墓丛前横砌石栏杆,长20丈。栏杆外正中竖立烈士纪念碑,高七丈许。盖因烈士陵园的建设,岩鹰坡多了几分英烈气息,成为附近乡民清明拜祭之所。
崖墓群造于东汉,位于顺河镇观音洞村和回龙湾村,分布面积约1平方公里,主要有蛮子山崖墓群、观音洞崖墓群、狮子山崖墓群和后山崖墓群等,总计200多座。县志详载有一处——大菩萨坡墓,此墓位于南洋村北。凿于宋,天然巨石盖顶。内为石室,有雕刻、弧顶,室内两侧,浅刻蝴蝶三对,作飞状,墓门立手持双刀二武士,室内浮雕一侍从,一乐士(立态)。墓顶雕青龙白虎各一。底部刻石窗、斗拱、百子戏、花卉等。墓长10.5米,宽6米,高3.3米。
顺河牛肉

当然,顺河镇还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名片——顺河牛肉,在顺河,有几个村是回民聚居区,因此,养殖肉牛一直是传统。
从而,也保证了牛肉肉质鲜嫩,劲道,烤制或爆炒皆可,香味四溢,唇齿留香!涮火锅时候,麻辣牛肉到底是牛肉裹辣椒,还是辣椒裹牛肉?这本就是顺河独创的吃法,顺河牛肉可不只会用牛肉来裹辣椒,牛肝,牛舌,牛心,甚至连毛肚梗子也拿来裹了辣椒,裹了辣椒不说,放到锅里煮过后,辣椒不掉。据说,川渝火锅兴起,在80、90年代的重庆,可没有麻辣牛肉这道菜,重庆直辖后,一帮重庆火锅人跑到内江这边来学,就了解了顺河镇这种吃法,也就是排起队过来学习如何“牛肉裹辣椒”,甚至还直接挖内江的牛肉厨子去重庆,在“乘风破浪的麻辣牛肉时代”,我们大内江就已是名副其实的打卡圣地了!
70、80年代在顺河,顺河人开鲜牛肉铺的比卖小百货的都多,远在资中、自贡、泸州的人只要路过内江,就会到顺河镇去买点当地牛肉。偶尔还在肉摊前排起队,要问这么折腾为的是啥子,那就是顺河镇的黄牛肉地地道道的正宗,不掺假,肉质好,就是好吃。
编辑: | 陈俊 |
校对: | 刘桂莲 |
审核: | 郭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