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乡村振兴 | 探索长效机制,内江这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时间:2021-06-28 16:30:14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



当前,内江市已全面实现21.78万贫困人口脱贫、301个贫困村退出目标。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呢?内江市正通过制定措施、增强一线帮扶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微信图片_20210628164253.png


在威远县严陵镇兴家村,正在打造“春赏桃李、夏观荷花、秋赏柑橘、冬品梅花”的农旅观光产业园。走进园区,郁郁葱葱的果树映入眼帘,前来采摘鲜桃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张仁告诉记者,四年来他一直在产业园务工,收入比较稳定,每年能挣一万七八千元钱。


微信图片_20210628164240.png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村民有了固定收入,兴家村也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据了解,为进一步盘活农村要素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当地坚持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推进种植、养殖业同步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合作主体。


微信图片_20210628164251.png


兴家村只是内江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缩影。为确保长效脱贫、不返贫,内江市在完善脱贫户兜底保障和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创新,持续提升脱贫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保持现有教育、健康、住房、兜底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新增选派村“第一书记”117名,实现全市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的行政村“第一书记”全覆盖。


微信图片_20210628164247.png


此外,内江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到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亿元,目前,各县(市、区)已储备项目1197个,预算投资15.97亿元,部分项目已启动实施。今年内江市还将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发展模式,以产业发展和利益联结机制创新等作为致富增收的重要抓手。

 

微信图片_20210628164237.png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大内江APP!

版权声明.jpg

记者:李万简
编辑:杨珩 李寒冰
校对:郭扬 熊喜立
责编:黄伟
审核:彭川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