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77岁内江老农坚持写日记53年,笔下半个世纪的乡村变迁,从“工分”到“公路修到家门口”

时间:2021-06-06 19:10:55 来源:红星新闻


“工分”,对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77岁老农周载茂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在那“记工分”、“分口粮”的年代,他是生产队的小队会计,记工分是他分内之事。也正是从那个年代的1968年起,他开始写日记,至今53年从未间断。


尽管日记中多是“流水账”式地记录着当地人情世故、刮风下雨、物资价格等,但字里行间,从“工分”“杀过年猪”,到不再交“农业税”、种地领“补贴”,再到“公路修到家门口”,却能清晰地看到一名老农笔下半个世纪的乡村变迁。


如今,他的日记作为一份特别的“档案”,已被征集收录在当地档案馆。


↑如今,周载茂仍在坚持写日记


家事·村事·天下事

生产队里的“文化人”

坚持写日记53年不间断


今年77岁的周载茂系资中县新桥镇清平村人,1961年初中毕业后,他作为生产队的“文化人”,被选为生产队的小队会计。


“那时,每天都要记生产队的人参加了多少劳动,记工分。”在他的记忆里,那时,生产队的人经常问他一些身边的凡人小事,有的自己能回答,但有的也一时答不上来。“父亲就喊我(把平时看到的)记下来,说这样不容易忘记。”


1968年6月7日,他开始写日记,记录与自己有关的或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天气我是记得最多的,一个月晴了多少天,有多少天下雨、打雷这些,我记得清清楚楚。”周载茂说,除了这些,他在村里或上街赶集时见到的、听说的,他或多或少都会记下来,至今53年从不间断。

6月4日,红星新闻记者翻阅周载茂的日记发现,其中记得最多的便是天气,此外也有周载茂在村子里或走亲串戚、赶集时的所见所闻,包括当地的人情世故、物资价格、生活变化等。日记如同“流水账”一般,时而简单几个词语,时而一天用一张纸记录天气,其中不乏错别字甚至语法错误。但在他的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他眼中乡村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的变迁——


“一九六八年,就这样平淡过去了。集体生产,每天劳动一角六分钱,把鸡卖了补齐工分,挑粮回家,过年只要有饭吃,也心满意足。”1968年除夕之夜,他在日记中如此写道。记工分,分口粮,正是那个年的代他和许多农民的生存实情。


↑1968年除夕,周载茂所写的日记


到了1982年,他每天的日记都很短,但腊月里,“赶场”“卖肥猪”“杀过年猪”等简单的词汇写进了他的日记。正是在那一年,“包产到户”在他的家乡开始实行,农村生产力解放,日记中的记载说明他和他所在村子的农民有了肥猪可卖,也有人开始杀猪过年,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皇粮国税,哪朝哪代都要交,想不到如今种地不需要交税,共产党还要给我们补贴,农民实惠笑盈盈。”2006年,农业税条例废止,农民彻底告别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周载茂在日记中又这样写道。


↑2006年9月,周载茂所写日记


到了2020年9月,他在“丰收节”的次日又在日记中写道:“感谢政府给我家修起宽敞明亮的新房。并且,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今年过年,叫在外工作的子女和孙子回家,让他们回来看看脱贫攻坚给我们一家带来的美好的变化。”


农业·农村·农民

“条件是越来越好了”

日记还会继续写下去


“原来用煤油灯,还限定每家只能分多少煤油,现在家家户户都是电灯。”“原来过年都吃不了几片肉,甚至吃不了肉,现在家家户户吃肉都是一碗一碗地装。”“原来到街上只能走路,到新桥5200多步,现在公路通到家门口,坐车就去了”……这些,都是周载茂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感受到的变化。他说,如今农村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


↑资中县档案馆收录的周载茂日记(部分)


2008年起,他的日记便被资中县档案馆征集,成为档案馆一份特别的“档案”。“2008年听说他在坚持写日记后,我们档案馆的人便去看了。”资中县档案馆业务指导股工作人员周莉说,周载茂的日记记录了当地的天气变化、物资价格变化以及农村生活的改变。为此,档案馆将其作为特别的“档案”征集,并整理成册,收录在档案馆中。


在周莉看来,周载茂文化不高,53年来写的日记看似一本“流水账”,但从他的字里行间,却能清晰地看到和感受到农村、农业、农民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的变化。“他很愿意写,2020年以前的我们都收录了,他还在坚持每天写日记,这种坚持的精神很可贵。”


“只要还能写,我就会继续写下去。”老伴在10多天前离世,写日记仿佛成了一种习惯,周载茂仍在坚持每天写下去。


↑资中县档案馆收录周载茂日记的收藏证书


编辑:陶丽萍
校对:毛佳莉
责编:程云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