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重磅!内江市东兴区主城区“小升初”方案出炉!

时间:2021-05-20 18:56:02 来源:微东兴


备受关注的2021年东兴区主城区

小升初招生工作方案正式出炉!

具体都有哪些内容,

赶紧来看吧。


图片


内江市东兴区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做好2021年东兴区

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工作的通知


市直各相关学校、区属各中小学:


为规范教育秩序,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小升初招生工作稳定有序,根据《内江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1年内江市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教基〔2021] 6号)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结合东兴区实际,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将2021年东兴区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图片


一、招生原则


坚持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依法保障主城区符合条件的招生对象100%入学。本次招生工作责任主体是东兴区人民政府,内江市教育局负责统筹、指导和协调,东兴区教育和体育局具体组织实施。


二、招生对象


(一)具有东兴区主城区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二)在东兴区主城区小学(十三小、外国语小学、阳光学校、汉安小学、桐梓坝小学、五星小学、十三小高新校区、奋发学校)就读且有该学校正式学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三)在东兴区主城区居住且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有房屋产权证明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四)居住证地址在东兴区主城区且符合进城务工条件人员的随迁子女。


图片


三、初步招生计划


根据学籍系统中主城区小学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预测人数的情况,今年主城区可提供的初中一年级学位完全能够满足入学需求。各学校的最终招生计划和市直学校分配到东兴区的具体计划招生数,待符合条件的招生对象总人数基本确定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资格初审后),另行发文通知。


四、招生方式


划片招生,随机派位(即电脑摇号),统筹安排


图片


五、工作流程


(一)招生宣传(2021年5月)


区教体局召开招生工作会,在东兴区人民政府网站公布小升初招生文件,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小升初招生政策。一是主城区初中招生学校及时面向教职工召开招生工作会;二是主城区小学要面向师生和家长召开小升初工作动员大会,发放《2021年内江市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工作告家长及学生书》一式两份,学生及家长签字后交回学校存档一份


同时,各招生学校和主城区小学要设立专门的小升初招生宣传咨询点和咨询电话并派专人负责,及时向广大家长、师生宣传具体招生政策、主城区初中招生学校划片范围、招生计划、工作流程等内容,做好招生咨询和解释服务工作,尤其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宣传咨询工作。


(二)片区内招生对象资格审查(5月24日至5月28日)


内江一中、内江三中、西林中学、东兴初中对本片区内招生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并予以公示,统计汇总已登记的片区内人数名单报市教育局、区教体局备案;户籍在市中区、经开区主城区的需回户籍划片学校进行资格审查;户籍迁入截止时间:与父母(法定监护人)同一户籍迁入截止时间须在2021年4月30日前其他特殊情况迁户籍到学校所划片区内的迁入截止时间须在 2020年12月31日前;如未在规定时间内迁入户籍或户籍迁入后片区学校无空余学位,均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就读学校,不能选择到片区内学校就读。


图片


(三)学位申请(5月27日至6月15日)


符合条件的主城区招生对象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申请学位,逾期将不予办理,并视为自愿放弃主城区学位。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招生对象,发放学位申请卡,且仅限一人一卡,人卡一致。申请人要认真填写学位申请卡相关内容,尤其要理性填报拟就读学校志愿,原则上应选择划片学校,若自愿放弃原划片学校,选择到片区外学校就读,则须签订“学位申请承诺书”(一式二份,申请人和区教体局各留存一份);若未被选择学校录取,原划片学校有空余学位,则可回原划片学校就读,原划片学校学位已满,则选择其他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就读或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学位申请卡相关内容须如实填报,不得涂改,否则将视为无效卡。


学位申请卡主卡由区教体局管理,作为招生工作的原始依据。副卡由申请人留存,作为申请人摇号未被录取后选择到有空余学位学校登记报名时的凭证,也是最终录取后到招生学校报名的凭证。在收发学位申请卡主卡、副卡时,经办人员必须严格交接手续,做到登记详实、签字确认、有据可查。


审核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资格,由东兴区人民政府牵头,组织教体、纪委监委、公安、市场监管、住建、人社、街道(社区)等部门,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资格联合审查小组,按照经市政府同意,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印发的《内江市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内教基〔2016〕430 号)文件要求,严格标准,统一审核,并对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实地核查,杜绝临时突击开证明、办假证明等现象。凡不符合主城区小升初招生条件的招生对象,均不得在主城区学校申请学位。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其主城区申请入学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东兴主城区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在毕业小学申请学位,由区教体局负责招生。若户籍所在地(房屋所在地、居住证所在地)与学籍所在地不一致,确需自愿选择回市中区、经开区申请学位的,由发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招生,但不能两地重复申请,仅限一人一卡,一人一学位。


申请学位卡详细时间及流程详见文末内江市东兴区小升初工作申请学位卡时间流程。


图片


(四)编制并公布招生总计划(6月5日至6月6日)


区教体局根据学位申请情况,按照“一人一学位”原则,与市教育局共同编制主城区初中招生学校招生总计划。市直属学校划片招生录取后的空余学位按比例分配到东兴区,由区教体局负责组织招生(招生总计划和市直属学校具体分配到三区的招生计划另行发文通知)。


(五)招生录取(6月21日至7月6日)


按照“划片招生,随机派位(即电脑摇号),统筹安排”的方式和顺序开展。


1.划片招生(6月21日至22日)

选择到片区内学校就读的招生对象,持学位申请卡、户口本、房屋产权有效证明、素质教育报告册及招生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到片区内招生学校报名登记,并将学位申请卡副卡交片区内学校管理。招生学校录取自愿到片区内学校就读的招生对象,并向社会公示。招生学校对未报到的片区内招生对象,要通过有效方式通知学生家长,再次宣传相关招生政策、家长(监护人)义务和本人应承担的不能回片区学校就读的风险等。招生学校要及时将录取名单及相关信息报区教体局、市教育局备案。


2.随机派位(7月2日至7月4日)

划片招生结束后,学校的空余学位用于招收片区外的招生对象。若片区外申请就读的人数未超过空余学位数,则直接登记录取;若超过空余学位数,则通过随机派位录取。


3.统筹安排(7月5日至6日)

凡未被以上招生方式录取的招生对象,由区教体局按照相关政策统筹安排就读学校。


图片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提早谋划,统筹安排,明确任务,抓好落实。要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招生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科学有序、运转高效、公正透明的小升初入学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二)广泛宣传。要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一盘棋”思想,加强相互沟通、支持和配合。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使招生政策家喻户晓,努力营造招生工作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要大力宣传联盟办学(内江一中与内江九中,内江二中与内江七中、内江四中,内江六中与内江铁中)成果。


(三)维护稳定。要提前做好招生工作安全稳定风险评估,妥善处置招生工作中出现的信访维稳问题,维护正常招生秩序。招生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积极配合,按有关规定制定本校的小升初招生具体操作方案和工作细则,并精心组织实施。


(四)严肃纪律。实行“阳光招生”,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严肃招生纪律,加强招生过程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问责制度,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违规操作,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招生行为,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招生学校要服从区教体局的统一安排,规范宣传行为,禁止到小学进行招生宣传,凡动员、招收不符合条件的或事前违规承诺以及超计划招收的招生对象,将不予注册学籍,并责令招生学校退回,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招生学校自行负责。若引发安全稳定事件,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和主要领导责任。


咨询电话:0832—2272465  0832—2271637


内江市东兴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1年5月17日


图片


内江市东兴区小升初工作

申请学位卡时间流程

↓↓↓


一、在东兴区乡镇小学毕业需申请东兴区学位卡


图片


二、在东兴区区外学校毕业需申请东兴区学位卡


图片


三、主城区小学(十三小、十三小高新校区、外国语小学、阳光学校、汉安小学、桐梓坝小学、五星小学、奋发学校)


图片


四、确需自愿选择回市中区、经开区申请学位卡


图片


编辑:向素玉(实习)
校对:毛佳莉
责编:程云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