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本地

野外挥毫筑坦途!陈亮的别样书法人生

时间:2021-02-06 09:19:54 来源:内江广播电视台



08d1e6b5a0457acc78b417dbdba836d.jpg


他1999年离开内江,2002年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2014年他难舍乡情,回到故乡追寻大千艺术精神。他的书法作品50余次参加国展并多次荣获最高奖,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众多文博单位收藏,他的头衔和美誉多不胜数。今年1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他作为自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内江首位全国代表参会他是谁?在他身上又有什么样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青年书法家陈亮的书法人生。


母亲在垃圾桶里刨出的废报纸

是他的宝贝


{QA_)V(5C}AYLT])Z(E@LV0.jpg


走近陈亮,我们一次次被震撼。5岁的他开始对烟盒上的字产生了一种好奇。6岁,妈妈给他找了一个书法老师,但因为墨水经常把衣服弄脏,在学了半年之后,母亲就中断了他的学习。7岁他便开始临摹烟盒上面的字,然而并不富裕的家境支撑不起他购买书写纸张的费用,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等母亲下班回来给他带些废报纸。可他并不知道这些报纸是从哪里来的。


陈亮:“我记得当年,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母亲正在垃圾堆旁捡一些废纸。当时我看见我没喊她就回家了,心里面暗暗的有一种力量在生长,噙着泪着泪在墙上写了一行字:一定要争气。”


就是这样,6岁的他开始了自学书法。母亲一人上班,无暇照看他,又害怕他出去玩耍,无奈只能把他反锁在家。于是他便开始在门梁、屋壁上画星矢、小蝌蚪和写字来打发时间。


陈亮:“我一直把这个爱好坚持到了初中,而且没有放弃。也没有动摇过。”


他用石子在墙壁上写字

用松枝在地上临摹


f305daf950673f0146dabe4944ddf52.jpg


2001年7月,17岁的陈亮铁路学校中专毕业,被分配到了成都铁路局工作。彼时,中国铁路也在时代的洪流下以加速度发展。用陈亮的话说那时候的铁路到处都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作为一名铁路巡道工,在作业的时候石子飞溅起来把脸砸得稀烂,劳动起来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是常有的事。工友们回到宿舍倒头就睡,这个时候的陈亮才有功夫借着星光月色在地上练字。很长的一段时间,陈亮被安排进了隧道作业,隧道的泥与水,千锤百炼的凿击声让25岁的陈亮在此修炼青春。于是他拿起石子在隧道的墙壁上写字,捡来松枝在地上临摹。春去秋来,雪山融化,野花遍地开,6年里他扎根深山修铁路,走的路足以绕地球2圈,写的字也都留在了山里、土里等着生根发芽。


陈亮:“我在墙壁上练字,没有板凳,因为我们在野外作业,我在隧道墙壁上练字,用石头在地上练字,还有在山上面,用松枝在土里练字。”


昭通的大山里来了一个“书法大家”


2c9c8fa196b2558eba1c6637f8912f4.jpg


新的任务降临,2月的昭通春寒料峭,大山里冰瀑、冰挂随处可见,冬日厚厚的积雪更是弥补了他缺失的童年。昭通的7年里,温柔、苦涩的字帖和小书温暖了这个单身青年。2700个日夜,检查锤敲着铁轨的叮咚声,伴着鸟叫、蝉鸣、落叶和积雪,变成一支寂寞的歌。可他并不寂寞,炎炎夏日,他写完了40公里护路标语。在6公里长的漆黑隧道里,完成了工区班组的标语、黑板报也全由他来负责,为深山小站平添了一抹亮色,周边老乡都觉得是大山里来了一个“书法家”。


从想逃离故土到难舍乡情


7a04c0fcb467d9101cad10d23d7c107.jpg


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拐弯。年少时,他觉得自己长大了,什么事想自己做主,于是逃离了家乡。十几年来,家乡的水、家乡的山、家乡的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30岁,而立之年时,他作为“文化强市”特殊人才引进,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回到这里就好像回到了被阳光和雨露滋润的起点,站在小巷风口,他感慨万千。


陈亮:“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不要抱怨生活对你的不公,也不要感叹命运的颠沛流离,最后我还是回到了家乡,这就是一种圆满。”


14c9cbe1f9714c5ebcdaff06f394ab3.jpg


采访陈老师,他让记者感觉到他散发的才气像奔涌的岩浆,从他胸口奔薄而出。他用书法展现民族与个人风骨,饱蘸浓墨书写“大千书画之乡”的壮美。对于书法这门传统艺术,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懂得欣赏,至于如何欣赏他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陈亮:“一般情况下,给读者的障碍在于草法,我们的欣赏点应该更多的去关注他的笔墨与天地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写意精神,在关注这个的同时,可以更多的去查阅字的演变历史。”


dae4d28c69eccd6ffba4b164ab61711.jpg


陈亮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方寸之上书写了他豪迈的笔墨,五光十色中是他书法人生的真实写照。这位当代青年书法家人生中最大的“精彩”,便在于他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一直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一点一点向成功靠近。作为一名青年书法家,他不仅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艺术道路,也成功递出了一张富含巴蜀特色的“大千书画之乡”的文化名片。这也正是当下青年人最精彩的奋斗故事。


版权声明.jpg

189770_20210122170141_i2tiw.jpg


记者:李真 潘皓
视频:鞠琦民
编辑:李寒冰
校对:毛佳莉
责编:郭扬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