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举报
跟帖评论自律承诺
首页 ›› 内江新闻

都江堰灌区“牵手”川南 三黄支渠让资中喝上“岷江水”

时间:2025-10-30 20:35:56 来源:i内江


近日,一项跨越地域的“牵手”正在为川南地区带来历史性改变——都江堰灌区与川南经济区成功“联姻”,全长近30公里的三黄支渠正式通水,让都江堰灌区的岷江水首次流进川南,这股“活水”不仅终结了资中、雁江两地“靠天吃饭”的历史,更惠及28.19万群众,为“川中粮仓”筑牢水利根基,开启川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 姜晓凤: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内江市资中县发轮镇田家村的三黄支渠跨球溪河管桥,岷江水正通过新建的灌溉渠道,缓缓浸润资中县的13.95万亩良田,为资中打造“川中粮仓”筑牢水利根基,为内江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水动力”。


作为川中丘陵地区典型的“无水县”,资中县长期以来面临着资源性、工程性缺水的多重困境,特别是西北片区的发轮、球溪等乡镇,每逢干旱季节,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就格外紧张。


三黄支渠的建成通水,为这一困境画上了句号。这条全长29.9公里的“输水动脉”,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越43座隧洞、19座暗渠、28座倒虹管,将都江堰的岷江水引到资中、雁江的田间地头,同时向资中境内的黄板桥水库、胜利水库、东风水库充水。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6.38万亩,其中资中县13.95万亩、雁江区2.43万亩,惠及供水人口28.19万人。


如今,在资中县球溪镇松山坪村,岷江水正通过渠道源源不断地注入东风水库。而在黄板桥水库,目前水库水位已回升至395.40米,蓄水量达到1320万立方米,彻底告别了“靠降雨补水”的被动局面。


资中县球溪镇松山坪村村民 吕德盛:


现在来了水肯定是方便了,又不焦愁什么了,对于我们栽了树的(果农)抽水方便。


江水润田,不仅解了群众的“心头忧”,更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新希望。在资中县发轮镇田家村的柑橘园里,爱媛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有了稳定的水源保障,特色果蔬产业将迎来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资中县水利局党组成员 朱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用于修建三黄支渠的配套斗渠、农渠等末级渠系(建设),并推进渠系的现代化改造和推广节水技术(等),待三黄支渠灌区体系建设完善后,最终灌溉面积将达到16.38万亩,有效保障发轮镇、球溪镇、龙结镇等资中西北片区,28万常住人口的日常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使优质粮油特色果蔬等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一股岷江水,滋润万亩田;一条灌溉渠,惠及八方民。三黄支渠的成功通水,不仅解决了28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更通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川南地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记者:姜晓凤 潘皓
编辑:张寒
责编:王雨
评论
川预审P4FD-R04F-062D-80J0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 川新备 06-090011 | 蜀ICP备08002296号 |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
@ 2005 - 2022 www.scnj.tv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链接 | 电话 0832-2119960 | 邮箱 sc-njtv@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