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定》诞生记
时间:2025-07-15 22:05:09 来源:i内江2025年7月4日,内江市委党校。掌声雷动中,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引发了全体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雷鸣般的掌声是大家对《决定》的一致拥护。
这份《决定》,诞生于内江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起点谋划“十五五”规划、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江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注定有着不同寻常的分量。
《决定》诞生的背后,是市委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着力破解内江人口发展难题、有力支撑内江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市委战略部署的务实举措——
一张蓝图绘到底:
这是推动国省战略部署与内江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的战略考量
主题是这份《决定》的灵魂。
之所以确定“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市委在谋划之初便明确: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主动把内江工作放到全国全省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摆布,更加注重在大局大势中找准定位。
《决定》诞生的过程,就是推动国省战略部署与内江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的战略考量。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作出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省委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等安排部署,明确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等重要任务。
全会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对我市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就是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
放眼内江实际,近年来,内江人口结构与全国、全省一样发生深刻变化,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年龄人口红利减弱等成为制约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的一大短板。“养老保小”,也是内江着力破解人口发展难题、有力支撑内江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系统谋划内江发展蓝图,明确了发展定位和总牵引、总抓手及六项重点任务,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内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内江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甜蜜安逸”“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对人民群众而言,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老人能有更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各类群体都渴望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决定》坚持以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导向,聚焦各年龄阶段群体发展需求,加快绘就全龄友好、全民幸福的美好画卷,就是对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任务的具体化,体现了市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一种情怀贯穿始终:
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实践
细看这份《决定》,近7000字,共七个部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二个板块是第二至第六部分,为工作任务。其中,第二至第五部分,聚焦婴幼儿、儿童、青年、老年等全龄段群体发展需求,明确了加快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任务;第六部分,聚焦妇女、残疾人、新就业群体、低收入群体等重点群体发展需求,明确了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推动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强化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的具体任务。
第三个板块是第七部分,为支撑保障。包括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要素保障支持、营造全龄友好环境。
从内容上看,《决定》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统一,聚焦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既全面考量婴幼儿、儿童、青年、老年等全龄段群体发展需求,又充分考量妇女、残疾人、新就业群体、低收入群体等重点群体发展需求,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决定》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民生情怀,是市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实践。
“为民生”贵在“听民声”。据起草组成员介绍,为让《决定》稿充分契合内江实际,稿件起草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在数易其稿中统筹考虑、充分尊重各方意见,把能够采纳的尽量采纳,力求精炼务实。
为做好《决定》稿起草工作,市委组建起草组,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起草组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系列部署要求,切实把准正确政治方向。市级领导同志和市级有关部门就有关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决定》稿起草提供了有力支撑。
《决定》初稿形成后,按程序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
一次次深入探讨,一次次细致推敲,一次次总结提炼……稿件在反复修改中日臻成熟,重点更加突出,脉络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措施更加切实,语言更加精炼,逐步形成一个饱蘸各方心血、兼具实践基础与群众基础的《决定》稿。经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这次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后,最终形成了《决定》。
这样一份经过深思熟虑、群策群力完成的《决定》,必然是民心之所向、民意之所归。
一种共识高度凝聚
这是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的坚定决心
“完全赞同,坚决拥护!”不管是会场里的掌声,还是会场外的热烈反响,大家都给予了《决定》高度一致的认可。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把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民生保障工作做得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可持续,不断把甜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成为大家的共识。
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必须加大统筹协调和支撑保障力度。《决定》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观念,把全龄友好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既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原地踏步,既持续用力落实当前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又前瞻性提出一些经过努力未来能够实现、能够突破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共识在凝聚,路径在明晰。按照《决定》指明的方向和路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稳步朝着工作目标迈进,全龄友好、全民幸福的美好画卷必将照进现实,甜城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甜蜜安逸。
记者: | 张小丽 |
编辑: | 唐中明 |